現在來到了第六部份
那麼話不多說
準備好你的Word檔就開始吧!
51.除了選擇放下負面反應,你也可以藉由想像自己是透明的,
讓造成這個反應的外在因素穿透你,而讓這個負面反應消失。
我建議你先從小事,甚至微不足道的事開始做練習。
52.不要尋找平安,不要尋找你此刻狀態之外的其它任何狀態,
否則你會造成內在的衝突及無意識的抗拒。
原諒自己不能處在平安之中。
當你完全接受自己無法平安的這個事實,你的不平安就會在那一刻轉化為平安。
任何你全然接納的事物都會這樣—帶你進入平安。這就是臣服的奇蹟。
當你接納事物的本然時,每一刻都是最好的一刻。這就是所謂的開悟。
53.慈悲就是覺知到你與眾生之間那份深深的連結。
54.最有力量的一個靈性修持,
就是深沈地冥想所有物質形相(包括你自己)最終都將面臨的毀滅。
這就是所謂的『在死亡之前就先死了』。
深深地進入這樣的冥想中:你的肉體形相正在瓦解,它不在了。
然後下一刻就是所有心智形相或思想的終結。
然而你還會在那裡—做為一個神聖的臨在,光芒四射,全然地覺醒。
55.臣服是簡單卻影響深遠的智慧—順隨生命之流,而不是逆流而上。
你唯一可以體驗生命之流的時刻就在當下,
所以臣服就是無條件地、毫無保留地接納當下時刻。
它是放下對事物本然的內在抗拒。
56.你不須接納一個令人不快的生命情境,也不須欺騙自己說這樣沒什麼不好。
你可以全心全意地承認你想離開這個情境,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,
而不要以任何方式為它貼上心理標籤。
這意味著對當下沒有任何批判,因而沒有抗拒、沒有負面情緒。
你接受了當下這一刻的『如是』。
然後你就可以採取行動,盡你所能讓自己離開那個情境。
我稱這樣的行動是正向行為,它比來自憤怒、絕望或挫敗的負向行為有效得多。
在你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之前,要持續地透過不為當下貼標籤,來練習臣服。
57.在臣服的狀態下,你可以清楚地看見需要做什麼,然後採取行動,
一次只做一件事,而且一次只專注一件事。
向大自然學習,看萬物如何自然地完成運作,
而生命又是如何在毫無不滿或不悅的情況下展現奇蹟。
58.如果你的整體情境令人不滿或不悅,
把眼前這一刻從那些情境中分離出來,然後向當下本然臣服。
這就是穿透濃霧的手電筒。
這樣你的意識狀態就不會被外在環境控制,你也不再基於反應和抗拒行事。
接下來:好好審視這個情境的細節,
問自己:我可以做些什麼,來改變、改善這個情境,或是讓自己從中脫離嗎?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就採取適當的行動。
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一百件你未來要做,或可能要做的事情上,
而是要專注在一件你此刻可以做的事情。
這並不是說你不應該做任何計畫—計畫很可能就是你此刻可以做的那一件事—
但要確定你不會一直在腦海中播放電影,
也就是不斷把自己投射到未來,因而失去當下。
你採取的任何行動也許都不會立刻有結果,但在結果出現前,不要抗拒本然。
如果此刻你無法採取任何行動,也無法從這個情境中抽身而出,
那就利用這個情境,讓你更深入臣服的狀態,更深入當下,更深入本體。
59.從心智能量到靈性能量:先從承認自己內在有抗拒開始。
當抗拒升起時,與它同在,去觀察你的心智如何創造它,
又如何為各種情境、你自己或其他人貼上標籤。
察看這其中的思考過程,感受情緒的能量。
藉由目睹抗拒,你會發現它毫無用處;
藉由全神貫注在當下,無意識的抗拒就被意識到了,而這就是它的末日。
60.除非你好好修練臣服,
否則這個靈性的向度只會是你閱讀、談論、為之興奮、
著書論述、思考、相信或不相信的事物罷了。
它不會造成任何改變。直到你能夠真正地臣服,
這個靈性向度才會成為你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實相。
好,這次我一樣提供我所整理的10個重點
後續,我會再接下去提供
那麼現在
趕緊去"整理"這些重點們吧! :)